
中新網河南新聞4月26日電 題:蘇彤:蘇彤:鞏義和成都可聯推“杜甫詩圣文化地圖”
作者 王宇
“建議成都和鞏義兩地聯合推出《杜甫詩圣文化地圖》,從更高的維度和視角開發杜甫IP,讓杜甫IP文化價值并服務于當下社會!钡诎藢枚鸥H詩歌周4月29日將在河南鞏義舉辦,文創產業與數字經濟專家、世界創意經濟之父約翰·霍金斯中方合伙人蘇彤在談到如何開發歷史文化名人價值時,以杜甫為例發表看法。
杜甫應像莎士比亞一樣成為世界符號
在蘇彤看來,杜甫應像莎士比亞一樣成為世界符號。只有充分發掘杜甫IP文化價值并服務于當下社會,才是我們緬懷這位偉大詩人的最好表達。
事實上,杜甫IP的價值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。在蘇彤看來,電子媒體、互聯網媒體、移動手機、終端或者移動通信手機等現代傳播手段,都可促進杜甫IP價值呈現與傳播,發揮現代科技數字形象拓展功能,聚焦杜甫IP的再次升華,這是對中國文化真正傳統、傳承與傳播的新方式。
挖掘名人效應,應把文化價值放在第一位
杜甫天生具有悲天憫人的情懷,自少受家庭環境影響,渴望入仕以展胸中抱負,但殘酷現實和苦難經歷,讓“詩圣”一生顛沛流離,足跡遍布洛陽、西安(長安)、隴南、成都、長沙等許多地方。
“如果真想去了解中國詩歌,杜甫一定是繞不過去的高峰。他不僅是一位詩人,更是當時社會文明良知的守護者!碧K彤認為,一千多年來,杜甫的經歷和詩作持續引發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共鳴,其“IP”價值也在被一次又一次放大。
過去十年,杜甫在新媒體時代表現得“一直很忙”,在以流量為導向的流量經濟時代,杜甫不斷被自媒體拿來“說事”,這在蘇彤眼里,這也正是杜甫IP價值的某種具體體現。
“‘杜甫很忙’有它的必然性及合理性,它的出現顯示了杜甫IP的經久不衰,甚至這算是一個點題的正搞,不能完全算是惡搞!碧K彤認為,從創意產業的角度來講,互聯網時代,產生一些過去難以理解,但突然間會引發各方面矚目的火爆事件是一種常態。一方面說明互聯網的文化生態與傳統文化認知有著很大差別,另一方面,它也可以讓我們對社會現象多一些反思。
“資本對杜甫的青睞是市場經濟環境下一種很自然的狀態,但一定要有標準,文化的價值創造應該放在第一位,這是底線!碧K彤說。
多地聯合開發杜甫IP或為創新之路
河南鞏義雖為杜甫故里,但對于杜甫IP的塑造與利用還不夠成熟,與成都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。
“成都是一座‘很閑’的城市,‘很忙’的杜甫在這里,寫下了‘好雨知時節,當春乃發生’‘黃四娘家花滿蹊’‘出師未捷身先死,長使英雄淚滿襟’等廣為流傳的名句名篇。而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》更是讓成都作為杜甫IP策源地成為可能!碧K彤認為,杜甫草堂等文化遺存,客觀上也使杜甫IP在這里找到了物質載體,成都對杜甫IP的開發經營經驗非常值得各地學習,作為杜甫故里的鞏義在杜甫IP上也理應更有作為。
對此,蘇彤建議,成都和鞏義兩地可以聯手推出《杜甫詩圣文化地圖》,讓世人從杜甫出生地出發,到最重要的客居地成都,把詩里所描述的文化地理時空連綴起來,從更高的維度和視角去開發杜甫IP,這不失為一個創新之路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