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耿占春 闞力 攝
中新網河南新聞4月25日電(記者 李超慶 闞力)近日,在“讓世界聆聽杜甫——第八屆杜甫國際詩歌周”開幕之際,魯迅文學獎評委、河南大學教授、北京大學新詩研究所研究員耿占春在接受了中新網專訪。
杜甫是中國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,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。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影響深遠,被后人稱為“詩圣”,他的詩被稱為“詩史”。
“在8世紀,歐洲或許還沒有迎來英雄史詩的時代,但在東方,已經出現了非常有個性的詩人李白和杜甫,這在世界上,確實是獨樹一幟!惫⒄即赫f。
在耿占春看來,杜甫的詩歌放在現在而言,依然具有現代意義。
“就杜甫的詩歌脈絡來看,他書寫的是一個時代,他以史入詩,他的詩歌堪稱詩史。你看,如今我們還在強調,文學表現時代,詩歌書寫時代,而最自覺書寫時代的人,就是杜甫!惫⒄即赫f。
近些年,通過閱讀現代詩人的作品,耿占春發現,時至今日杜甫對現代詩人仍然有著深遠影響。
耿占春認為,我們通常認為詩人就是書寫自己,但是其實現代詩里邊,尤其最近一些年也能夠看到很多人開始關注現實,能夠把正在發生的事件事情寫入詩歌,或者以這樣一些事件為主題寫成現代詩,杜甫肯定是現代詩人的一個榜樣,也就是說由于他的探索,使貌似那些非詩的,不是人們浪漫主義地說詩和遠方的那個東西,而是把我們身邊發生的生活世界的事情寫成現代詩,其實這是杜甫對很多詩人的影響。(完)